PLS

四川20億元财政獎補資金主要用在鋼鐵煤炭等行業領域

2016-05-03

作者:


  日前,四川省政府出台《促進經濟穩定增長和提質增效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政策措施》。17條措施涉及去産能、去庫存、去杠杆、降成本、補短闆等多方面内容,更涉及政府、企業等多個層面,各方高度關注。

  今日起,本報推出“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十七條政策措施全解析”系列報道,邀請權威部門和業内專家對政策措施逐條進行詳細解讀。敬請垂注。

  政策點擊

  鼓勵有條件企業實施跨行業、跨地區、跨所有制減量化兼并重組,發展優勢産業、提升優質産能

  制定實施方案和工作計劃,堅決淘汰鋼鐵、煤炭等行業落後、低效和過剩産能

  由省級财政整合安排相關專項資金20億元,支持地方政府、省屬企業對主動壓減産品無銷路、能耗高、污染重、安全風險大、不符合産業政策的落後和過剩産能企業,綜合考慮壓減退出産能量、時間進度和職工安置人數實行梯級獎補

  權威解讀

  “分類推進去産能”是17條政策措施之首。分類推進去産能,如何“去”?

  鼓勵兼并重組是路徑之一。我省将充分發揮政府的引導推動作用,加快全省鋼鐵行業以資本為紐帶,進行産業鍊垂直一體化整合。鼓勵有條件的企業實施跨行業、跨地區、跨所有制減量化兼并重組,引導企業主動壓減産能。支持重組後的大集團介入銀行、保險、證券等金融部門,對接資本市場緩解融資難問題。

  “去産能”,我省還将加快化解過剩産能。省經濟和信息化委相關負責人介紹,我省将嚴格執行《國務院關于化解産能嚴重過剩矛盾的指導意見》,不得以任何名義、任何方式備案新增産能的鋼鐵項目。同時,堅決關停并淘汰400立方米及以下煉鐵高爐、30噸及以下煉鋼轉爐、30噸及以下煉鋼電爐等落後生産設備。對退出的鋼鐵産能及時拆除相應設備。

  做好“減法”之外,更要做好“乘法”,推動行業改造升級。在關停并轉之外,我省還将積極支持鋼鐵企業加大技術創新、産品創新和工藝創新,大力開發高端産品,提升質量品牌,增強市場競争力,增加有效供給。鼓勵企業通過城市環保搬遷等進行改造升級。支持企業實施節能環保改造升級、綠色發展。

  分類推進去産能是項系統工程,職工分流安置一直被置于重要位置。在分類推進去産能的政策措施中,最有“含金量”的當屬“由省級财政整合安排相關專項資金20億元,支持地方政府、省屬企業對主動壓減産品無銷路、能耗高、污染重、安全風險大、不符合産業政策的落後和過剩産能企業,綜合考慮壓減退出産能量、時間進度和職工安置人數實行梯級獎補。”

  該負責人介紹,20億元資金是我省根據國家的去産能資金的配套,主要用在鋼鐵、煤炭等行業領域,用于支持地方政府、省屬企業對主動壓減落後和過剩産能企業實行梯級獎補,獎補資金主要用于職工安置。目前,我省正加速制定20億元資金獎補的方案。“職工安置是化解過剩産能工作的重中之重,涉及到的市州都要及時制定職工安置方案、風險評估和應對預案,促進職工平穩轉崗、失業人員多渠道再就業。”該負責人如是說。

  去産能,更要有規範的市場環境和秩序。該負責人介紹,我省将積極推進工商、質監、稅務、住建、環保、公安等部門聯合執法,開展專項檢查,打擊生産假冒僞劣鋼材産品和國家明令淘汰産品以及不開或虛開增值稅發票的違法行為,規範并嚴格監管“貼牌”生産,建立整頓規範市場的長效工作機制,防止劣币驅逐良币的現象在鋼鐵行業中的蔓延,建設公平競争的市場環境。

  此外,省經濟和信息化委計劃出台鼓勵使用綠色建材、釩钛優勢鋼鐵等辦法,充分發揮政府的引導推動作用。

  企業聲音

  獎補資金是“及時雨”

  江善明(達州鋼鐵集團有限責任公司總裁):達鋼早已從單一的鋼鐵産業向釩钛鋼鐵、煤化工和新型清潔能源化工産業企業轉型并取得成效。近年來,我們先後淘汰了鋼鐵生産主線的落後裝備和工藝,生産工藝達國内先進水平,同時在清潔能源化工領域研發了一系列新産品。

  針對鋼鐵去産能,我們已經制定削減140萬噸産能計劃,削減完成後還剩200多萬噸産能,将繼續向建築用鋼、汽車用鋼等高端合金鋼産品方向發展。

  人員安置和債務問題都是“去産能”過程中需要解決的重點與難點。此次省上提出20億元專項資金可謂力度空前,更是“及時雨”,希望能更多地向鋼鐵企業傾斜,提振鋼鐵企業“去産能”信心。

  專家點評

  “去産能”更要為産能找出路

  邱克輝(成都理工大學材料科學技術研究所所長):我省提出用20億元财政資金來支持地方政府和省屬企業去産能,這充分彰顯了我省在淘汰落後産能、化解過剩産能方面的巨大決心。有決心很重要,但更重要的是要注意具體推進方法。“去産能”并不是說要把過剩、落後産能一減了之,更重要的是要為産能找到合适的出路。尤其是過剩産能,除了要“去”,更要謀劃轉型升級,這更加考驗政府和企業的智慧和勇氣。

  從目前來看,我省去産能的重點在鋼鐵冶金、煤炭、水泥、建材等産能過剩行業。這些行業中,大量企業生産的産品技術含量都不高,附加值低。有不少甚至成為别人最初級的原始材料,在國外轉一圈,别人加工之後,便以數倍乃至數十倍的價格再賣給我們。這種價格的差距體現的就是技術的差距。

  為過剩産能找出路,更重要的是方向要對。企業是市場的主體,一定要保持高度的市場敏感,緊跟國際國内的技術前沿,緊跟市場需求,努力發現“縫隙市場”,這是一個方向。另一個方向,則是企業在制定發展規劃的時候可以參考政府對産業的布局、規劃等,向新能源、新材料等方向轉型,力争獲得政策支持。不管是哪個方向,都切忌走模仿重複的老路。

Baidu
sogou